跨域所參與海洋委員會《藝起海洋》 融匯表演藝術與海洋文化的跨域精神

跨域所參與海洋委員會《藝起海洋》 融匯表演藝術與海洋文化的跨域精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參與海洋委員會主辦之《藝起海洋─海洋新創戲劇展演》,於11月9日(星期日)下午2時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盛大登場。本次演出以音樂、舞蹈與光影藝術交織出人與海的詩意對話,展現臺灣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創造力。

《藝起海洋》集結南台灣交響樂團、人劇團、楚殷舞蹈團、HPS舞蹈劇場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等多組優秀團隊共同演出,呼應海洋委員會「復振航海文化力」的核心精神。節目透過原創交響詩、多媒體影像與肢體語彙的融合,描繪從「海的呼喚」到「文化再生」的詩性旅程,引領觀眾在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中,體驗島嶼生命與海洋共存的深層意象。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表示,她致力於賦予海洋藝文納入國家文化核心的敘事版圖,這場匯集藝術家優席夫老師、洪根深教授及國家文藝獎得主柯金源導演的恢弘製作,在國家級藝術殿堂演繹海洋超越了地理邊界,以藝術書寫這片島嶼和海洋交融的深邃脈動。

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由所長陳慧珊教授率領師生與行政團隊參與第四章〈共舞潮聲〉演出,以「航行與文化的串聯」為主題,結合現代舞、踢躂、街舞與光雕投影,展現千船揚帆、浪花飛舞的壯闊景象。陳慧珊所長表示,團隊從海浪湧起的泡泡汲取創作靈感,透過踢踏舞與街舞的節奏能量,象徵臺灣多元族群在共同海洋文化中的律動與共鳴。她特別感謝海洋委員會推動此一跨域製作,讓表演藝術能成為喚起海洋意識與文化創生的重要力量。

跨域所承蒙海洋委員會專案補助,持續以表演藝術推廣海洋保育與永續議題。繼自製跨域海洋劇場《王船海緣──踏浪築夢的海岸巡禮》之後,再次登上衛武營國家級舞台,展現跨域創作的深度與能量。未來,跨域所將持續以創新表演語彙航向更寬廣的海洋文化疆界,開啟藝術與自然對話的新篇章。